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杨福家院士追思专区
首页
系所概况
系所介绍
历史沿革
行政机构
各委员会
师资队伍
全体教职工列表
院士
领军人才
青年人才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学术活动
研究方向
研究机构
研究平台
人才培养
培养体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科技创新
数智化教育
招生就业
招生单位介绍
研究生招生
本科生招生
毕业就业
招生就业信息栏
招贤纳才
岗位介绍
招聘信息栏
师生园地
教工之家
学生活动
校友工作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科研进展
/ Research progress
查看更多
新闻
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专辑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文版2025年第5期出版“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专辑”,欢迎阅读!编者按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创建于1952年,以当时复旦大学数理系物理组为基础,整合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高校的相关部分组建而成.从这里繁衍出一系列新的院系、新的学科,奠定了复旦大学物理学科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师资基础. 1958年,复旦大学原子能系(现为核科学与技术系|现代物理研究所)应运而生,设立原子核物理专业与放射化学专业,成为当时在中国高校中首批设立的核科学专业之一. 1960年,开始自行设计并建成国内能量最高的质子静电加速器,该加速器曾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 1963年,研制成功国内高校最早的一具氦氖激光器,复旦光学声名鹊起. 1978年,著名的物理学家谢希德先生亲自倡导创立表面物理研究室,以此复旦物理成为全国表面物理的一个研究中心,并最终于1990年建成“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启了表面物理研究引领全国的序幕.复旦大学物理学科底蕴深厚、薪火相传,这里曾汇聚了王福山、周同庆、吴征铠、卢鹤绂、谢希德、华中一、杨福家等一大批德高望重的前辈物理学家,他们言传身教,树立了师德
2025-04-27
【
新闻
】
27
2025.04
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专辑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文版2025年第5期出版“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专辑”,欢迎阅读!编者按复...
【
新闻
】
24
2025.04
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课题组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发表关于极端丰中子氢...
近日,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与德国美因茨大学核物理研究所的MAMI-A1实验组合作,在对极端丰中子氢同位素...
【
新闻
】
15
2025.04
高能强流极化电子束物理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025年4月12 - 13日,在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的倡导下,“基于SHINE高能强流极化电子束的粒子物理核物理平台...
【
新闻
】
10
2025.04
发现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证据
近日,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罗涛课题组和兰州大学肖栋青年研究员合作,在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研究中取得...
学术活动
/ Academic activities
查看更多
学术报告:喷注内部能量关联函数和强耦合常数测量
2024.06.11
近年来关于喷注内部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多,它被广泛地用于标记不同类别的粒子以及研究喷注的演化过程。随着理...
学术报告: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elements: a moder...
2024.05.20
I will review the processes of making the elements in variousastrophysical environments, emphasizing...
学术报告:Observation of universal expansion anisotropy from...
2024.05.08
Azimuthal anisotropy has been ubiquitously observed in high-energy proton-proton, proton-nucleus, an...
学术报告:Is the hypothetic X17 boson a mediator of nuclear ...
2024.04.25
Observation of the new 17 MeV bosonic particle was reported in 2016 in theelectron-positron pair dec...
教育教学
Education and teaching
查看更多
招生就业
通知公告
26
2025.04
复旦大学物理学专业(核物理方向)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物理学类(核物理)强基计划招收对核物理、核工程与技术领域具有浓厚兴趣,并在数学、物理或相关学...
17
2025.03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考生名单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考生名单考生姓名考生编号思想政治理论成绩外国语...
17
2025.03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为做好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一...
24
2025.01
现代物理研究所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进入复试考生名单
现代物理研究所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进入复试考生名单(按报名号排序)报名号姓名复试专业材料评审成绩2025...
21
2025.01
复旦大学“物理学(核物理方向)+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2024级本科...
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探索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根据《复旦大学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
19
2024.11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2025年博士研究生 招生“申请-考核”制选拔办法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按照“申请-考核”制进行选拔,选拔办法如下:一、组织管理现...
31
2024.12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马余刚院士团队招聘博士后(2025年第一批次)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始建于1958年12月。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和中低能核物理研究团队主...
24
2024.12
复旦大学光华青年学者论坛-现代物理分论坛
论坛简介 复旦大学光华青年学者论坛-现代物理分论坛以“召唤新时代青年英才,共建学科发展人才高地”为主...
18
2024.04
助力核学科研究 |复旦大学核学科发展基金项目启动!
PC链接复旦大学核学科发展基金项目 (shanyuanfoundation.com)
11
2023.06
关于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 2023年6月9日党政联席会审议事项的通报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文件关于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2023年6月9日党政联席会审议...
27
2022.10
招聘启事丨现代物理研究所招聘教学秘书1名
招聘岗位名称现代物理研究所教学秘书招聘岗位序列行政管理助理招聘人数1岗位职责协助教学副所长进行日常教...
09
2022.09
现物所|核科系 第38个教师节致辞 2022年金秋九月
老师们、同志们:滋兰树蕙,桃李芬芳。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谨代表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
系所概况
/ General situation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简介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原子能系,历经物理二系、原子核科学系等发展阶段,是我国高校首批设立原子核物理专业的教育科研机构之一。1997年改组为现代物理研究所,专注科研与研究生培养;2009年增设核科学与技术系,恢复本科生教育。作为我国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本研究所在吴征铠、卢鹤绂、杨福家等院士的引领下,历经数代师生建设,形成了深厚的研究积淀与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物理学(核物理方向)、核工程与核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拥有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三个硕士学位点,以及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两个博士学位点。自1958年至今,累计...
67
人
现有教职员工67人
其中教授(含研究员)26人
副教授(含副研究员)24人
300
人
全系有学生约300人
(本科生120人,研究生180人)
47
人
学院有47人次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1人、万人领军2人、国家杰青7人、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6人、上海市人才计划入选者18人)
3
个
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
2
个
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
(即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
科研装置
/ Scientific device
查看更多
3MV串列加速器
(
9SDH-2
)
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前身为1958年12月成立的复旦大学原子能系
高温超导超低能电子束离子阱
(
HtSc-EBIT
)
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前身为1958年12月成立的复旦大学原子能系
低温超导高能超级电子束离子阱
(
上海EBIT
)
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前身为1958年12月成立的复旦大学原子能系
3MV串列加速器
(
9SDH-2
)
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前身为1958年12月成立的复旦大学原子能系
高温超导超低能电子束离子阱
(
HtSc-EBIT
)
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前身为1958年12月成立的复旦大学原子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