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核物理中的量子纠缠效应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25-06-26

 

     “核物理中的量子纠缠效应研讨会”于2025620日至22日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顺利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款-上海核物理理论中心和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并邀请了山东大学梁作堂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施郁教授等专家学者。会议集中探讨了量子纠缠效应在核物理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量子纠缠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测等重要议题,旨在为推动该领域的协同创新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与会人员合影


复旦大学副校长马余刚院士发表了开幕致辞。他对各位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复旦大学在核物理与量子纠缠交叉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布局。马余刚指出,量子纠缠是连接核物理与量子信息的重要桥梁,将其作为推动理论突破的重要方向尤为关键。他鼓励与会学者勇于提出问题、开放交流,以问题为牵引,推动合作与创新。他希望依托复旦上海核物理理论中心的平台优势,持续举办此类高水平学术活动,推动核物理各方向与量子信息学科的交叉融合,为解决现代物理研究中的关键挑战开辟全新的途径。


马余刚院士致开幕辞


会议期间,裴俊琛教授、赵鹏巍教授、亓冲教授、严亮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就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并与参会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外,来自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也积极参与,提交了多份精彩的报告,并与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研讨会部分邀请报告人


会议设置了主题报告和交流讨论等环节,重点围绕原子核特性与量子纠缠的关联、核反应过程中的量子纠缠现象,以及量子纠缠与高能核物理的交叉应用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会议的闭幕式上,复旦大学的王思敏研究员发表了闭幕致辞。他对参与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者表示感谢,希望此次会议能够为未来的研究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国内该学科方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