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4月5日,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基金会在美国洛杉矶宣布了2025年科学突破奖获奖者名单。包括15名复旦大学ALICE团队和CMS团队的成员在内,来自70多个国家的13,508名研究人员共同荣获2025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创立于2012年,是全球奖金额最高的科学奖项,被称为“科学奥斯卡奖”,每年颁发一次。今年度的“科学突破奖”的“基础物理学奖”授予代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CERN)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的四个实验组ALICE、ATLAS、CMS和LHCb。300万美元奖金将分配给四个实验组,以表彰2015年至2024年7月15日期间,基于LHC第二期运行数据发表论文的13508名共同作者。该奖项表彰这些物理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对希格斯粒子性质的详细测量研究确认了对称性破缺产生质量的机制、发现新的强相互作用粒子、研究稀有过程和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进行最小尺度及最极端条件下的自然探索”。四个实验的发言人分别代表各自的合作组接受了颁奖,奖金将被用来设立奖学金以支持各合作单位博士研究生在CERN从事研究工作。“看到大型强子对撞机合作项目的非凡成就获得这一享有盛誉的奖项,我感到无比自豪。”CERN总干事法比奥拉·吉亚诺蒂(Fabiola Gianotti)表示,“这是对来自世界各地数千人集体努力、奉献精神、卓越能力和辛勤工作的美好认可,他们每天都在为推动人类知识的边界而不懈努力。”

2025年“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奖”授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LICE、ATLAS、CMS和LHCb合作组成员。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ALICE和CMS团队成员共15人入选获奖者名单:ALICE方面包括教师马余刚(Yugang Ma)、张松(Song Zhang)、寿齐烨(Qiye Shou)、朱剑辉(Jianhui Zhu),博士后张留耀(Liuyao Zhang),博士研究生吴文雅(Wenya Wu)、王东方(Dongfang Wang)、王远哲(Yuanzhe Wang)、万洁(Jie Wan)、王淳正(Chunzheng Wang)、汪正勍(Zhengqing Wang)、涂冉(Ran Tu)、陈美伊(Meiyi Chen);CMS方面有博士后高旭阳(Xuyang Gao)和博士研究生李玉己(Yuji Li)。
ALICE实验专注于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一种宇宙大爆炸后最初几微秒内存在的极端高温高密物质形态。复旦大学于2019年加入ALICE,由马余刚院士任组长。团队聚焦QGP性质研究,近年来在QGP集体运动和关联、轻核和奇特核产生、重味物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并在前沿探测技术和先进计算平台方面贡献了力量,推动建立了中国二级计算站点。CMS实验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并持续深入研究其物理特性。复旦大学于2019年加入CMS,由沈成平教授任组长,团队聚焦希格斯和奇特强子、超出标准模型新粒子等物理研究。复旦ALICE和CMS实验团队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等部门的资助。

颁奖典礼:从左到右分别是 Andreas Hoecker(前ATLAS实验发言人), Patricia McBride(前CMS实验发言人), Marco Van Leeuwen (ALICE实验发言人), Vincenzo Vagnoni (LHCb实验发言人),他们作为获奖人代表出席典礼。
复旦获奖成员简介:
马余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核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LICE复旦组组长。
张松:研究员,现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ALICE复旦组副组长。
寿齐烨: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ALICE实验“关联与涨落”物理工作组召集人、ALICE计算站点中方联络人。
朱剑辉: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负责ALICE实验重味强子物理研究。
张留耀:博士;2021年加入ALICE实验,开展JPsi粒子研究。
吴文雅:博士;2019年加入ALICE实验,开展集体流和手征反常效应研究。获德国洪堡(博士后)奖学金。
王东方:博士研究生。2019年加入ALICE实验,开展轻核动量关联研究。
王远哲:博士研究生;2021年加入ALICE实验,开展超核性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学生(博士研究生)基础研究项目”。
万洁:博士研究生;2022年加入ALICE实验,开展中性介子集体流等研究。
王淳正:博士研究生;2019年加入ALICE实验,开展手征反常效应研究和硅像素探测器研发。
汪正勍:博士研究生;2023年加入ALICE实验,开展超核寻找和轻核性质研究。
涂冉:博士研究生;2023年加入ALICE实验,进行重味强子产生研究。
陈美伊:博士研究生;2023年加入ALICE实验,进行轻核动量关联研究。
高旭阳:博士;2014年加入CMS实验,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粒子。
李玉己:博士研究生;2022年加入CMS实验,开展希格斯粒子性质研究。

2024年ALICE实验发言人Marco van Leeuwen访问复旦团队。
相关链接:
[1] https://breakthroughprize.org/Laureates/1/L3992
[2] https://breakthroughprize.org/Laureates/1/L3994